相比較成為“韭零后”的絕望
更大的噩夢就是聽到
3000萬的公司重點項目
標書要求是黑體
而自己用了宋體
“標廢了……廢……了”
被“廢標”支配的恐懼
一般說的廢標,指的是投標文件無效。即投標文件被評標委員會拒絕,失去了繼續(xù)參與評審或被推薦為中標候選人的資格。意味著投標人還未開始實質性的競爭就提前出局。
只要是做投標行業(yè),從未遭受過廢標厄運的投標人堪稱天選之子。那么令投標人窒息的廢標,一般都有哪些原因呢?比如:
技術部分點對點應答,說需要對附件逐條應答,殊不知附件中有附件,還有件中件中件,最后因為沒有對附件中的附件應答。廢!
我們的法人授權書上蓋的是法人簽字章。一個專家偏要說下劃線在簽字章的上面。授權書的真實性不能確認……廢!
廢標原因千千萬,但是最令人惋惜的是:大風大浪都過來了,因為錯過標書細節(jié)要求,沒有清晰準確應答而翻了車。
“沒有按照標書要求,把法人和授權人身份證圖片位置放反了,廢!”
“要求投標文件正本副本一致,投標文件副本的投標函中忘記蓋章。廢!”
“標書應答其中一個條款,完全滿足寫成了完全滿意。廢!”
道理都懂,但依舊搞不定
標書在不同的場景,即是關鍵因素也可能是決定性因素,但無論如何“投標書”作為中標的核心證據和理由,都必須符合招標文件要求,因為他是要評標專家簽字確認、要留存、要經得起檢驗的。因此讀懂招標文件,給到采購人想要的答案,作為入門第一步至關重要。
道理都懂,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1、條款實在是太太太……太多了
招標文件一般包括:招標人須知、招標項目的性質、數量、技術規(guī)格、招標價格的要求及其計算方式、評標的標準和方法、 交貨、竣工或提供服務的時間、投標人應當提供的有關資格和資信證明文件、投標保證金的數額或其他形式的擔保、投標文件的編制要求、提供投標文件的方式、地點和截止時間、 開標、評標的日程安排、主要合同條款等內容。
招標文件一般都是動輒幾萬字,幾十頁上百頁文檔??吹念^暈眼花是常事。由于目前招標文件的解讀大部分依賴于人工,想在復雜的招標文件完全避雷,基本上不太可能。
2、時間實在是太太太……太緊了
雖然有規(guī)定: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自招標文件開始發(fā)出之日起至投標人提交投標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20日。
但是對于很多需要多部門協(xié)同的大單來說,解讀和制作標書的時間是很緊張的。招標解讀耗時過久,就會影響到標書制作。所以最短時間內需要精準解讀,投標人熬夜加班成為常態(tài)。
3、細節(jié)實在是太太太……太坑了
由于代理機構跨行業(yè)編寫標書或者標書制作人員經驗主義,對招標文件不敏感,沒有高度警惕性,多部門協(xié)同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小錯誤,導致投標文件沒有推進評標室就出局的情況比比皆是。而公司銷售、技術、商務做出的巨大的努力都付之東流。
比如:有一份招標文件在投標須知中規(guī)定,“投標人應當根據招標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單報價,沒有填寫綜合單價的清單項目將被視為此項費用已經包含在其他清單項目的費用中或者投標人免費提供此項工作”
而在招標文件的工程量清單部分,招標人又規(guī)定,“投標人應當根據招標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單報價,不得缺項漏項”
結果投標人漏報了一項只有幾十元造價的清單項目而被判為廢標。
最美好的愿望,不廢標,還能中標!
解讀招標文件雖然不是完全的無跡可尋,投標工作中每個人都總結出了自己的方法論,比如多人協(xié)助分析、交叉核查等。但是更多投標人表示壓力依舊很大。
小美:好想有人幫我先劃一下招標文件中的重點,單槍匹馬的投標人卑微求助!
word文檔70多頁,密密麻麻。3個工科男一起,標書解讀搞了3天……有啥子辦法能搞快點?
下班路上打電話要改標書,我已經要神經衰弱了。檢查了一遍又一遍,咋還是有小問題呢?
世間很多工作都是可以孰能生巧的,久經歷練自然輕車熟路;只是如果你沒有那么多時間去摸索,自然倍感吃力。